1)景观雕塑设计 景观小品景观中的细节部分,一般形状较小、色彩跳跃,对空间起着点装饰,景观小品设计要求有艺术欣赏的功能,要让人们的欣赏小品是可以获得知识,精神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传统墓园本身虽然具一定的景观小品可让人们欣赏,但小品文化表达过于直白,千篇一律,不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在开放式的城市墓园中文化的表达设计中,要站提升景观小品的艺术感染力,充分表现其对环境和人的的积极作用。比如水象征着生命之源、佛塔象征着永生、手象征了祝福和祈祷、书本象征着知识、五环象征着体育精神。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就将墓园营造成一处集人文、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为一体的艺术荟萃之地。...
地面铺装是利用自然或人工的材料,用一定的手法铺在地面上而呈现的地表样式。地面的铺装设计使景观中道路的组成部分。良好的铺装设计可以让道路行走起来更加舒适,减少行走的噪音,减少大型颗粒污染,同时铺装也不应该采用大面的统一材质的铺设,随着季节、气温的变化,铺装的物理状态也会随之改变。...
生态墓园区的建设对于开放式城市墓园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墓园区的建设不仅要从当下入手还考虑长远利益,不能对后世人的发展产生影响。使墓园在安葬数量完成之后依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发挥应有价值的基础上不影响后世发展。墓园区的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土地资源,尤其是随着安葬人数的增加,将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持续降低。而生态的墓园区建设对于改变这一现状有重意义,还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休闲提供场所,升了墓园的价值,这也是开放式城市墓园摆脱当下困境的必要措施。...
愤怒感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性的组成部分。愤怒是与上述两种情感截然不同而具有自身的特点。同时也是可以被纪念性园林景素激发而产生的。...
哀悼指悲痛追念的感情。哀:悲伤、悲哀;悼:悼念;哀悼:追悼、悼亡、悼唁、悼惜。所以从哀悼的词义上可以看出,哀悼感也是一种复杂的复合的情感。...
每当祭扫烈士陵园时,人们都会肃然起敬;当仰望伟人的高大塑像时也会感觉莫名的压抑。这就是崇高感,是它令纪念主体产生了如此强烈的心理感受。在审美活动中,纪念性常常被人们描述成从园林对象中体会到的崇高感,那么可以将崇高感作为一个纪念情感的重要来源研究。 ...
1、情感关怀方面的忽视 我国墓园在生态、文化方面研究较多,但在情感关怀方面还没有足够的重视,情感冷漠是城市现代墓园建设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我国现代墓园在发展过程中对于经济目的的追求以及设计中急功近利思想,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情感关怀,现代墓园给人阴森冷漠的印象还没转变过来,除了必要的祭拜,人们平时普遍不愿前往。墓园自身的情感缺失导致其周边环境也逐渐沦为冷漠的城市消极空间。...
我国现代墓园受西方的影响,墓园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制度化、法制化阶段,生态园林化阶段。 1、萌芽阶段 最早时候,除帝王君主修建陵墓外,老百姓的墓大多弃于荒野之中。随后在封建社会时期,逐渐出现“族墓”、“邦墓”。直到20世纪初我国现代墓园制度才从国外流传进入,最早的是建成于1914年上海租界的“万国公墓”,相较于传统的墓地,其没有国籍、种族、家庭等方面的限制,节约土地、环保卫生的优美环境,引起我国关于殡葬的讨论,揭开了我国现代墓园真正意义上的序幕。...
现代墓园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阶段,浪漫的乡村式墓园,简洁的大草坪式墓园,纪念式墓园阶段,同时还产生了一种森林墓园的设计理念。...
以下四种设计原则贯穿于整个墓园空间中,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只有整体的、综合的考虑这四种设计原则才能设计出满足当下社会需求和情感需求的空间环境。...